今天是“中秋”小长假的第一天,在兰州体育公园里,打球舞剑的市民三三两两聚拢起来。谁也不会想到,就在他们的身边,一群“土行孙”刚刚经过了一夜鏖战,正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回宿舍;而另一批“土行孙”却接过工具,进入热火朝天的工地。
土行孙是《封神演义》中的身怀“土遁”绝技的人物,只要让他的身体接触到土地,就会像鱼儿游进大海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谁能想到有许多现代“土行孙”,就不舍昼夜地工作在大家的身边,他们用现代顶管施工技术,穿越公路、高山和地面建筑物,成功完成了城市地下管道的非开挖铺设。
兰州天然气管道穿越黄河工程的工地就在体育公园的东北角隐蔽处。叩开工地紧锁的大门,迎面正碰见中铁一局市政环保公司兰州分公司总经理吴璨共,这位“黄河第一顶”的建议者和施工者,从他一脸气定神闲的表情中,很难揣测出他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甘肃是中亚和新疆的油气资源进入内地的中转站,全省油气管道长达7000余公里。兰州作为省会,自然成为各路油气管道纵横交错的“路口”。
但是,由于黄河将兰州城“一分为二”,十年前正当兰州市黄河南岸的市民早已享受到天然气时,黄河北岸的市民还在盼气心切。当时兰州市政工程的设计人员还在为天然气管道如何穿越黄河而发愁。原设计构想是,把管道悬挂在公路桥下面,但是天然气管道一旦发生意外,桥、管都将“香销玉殒”。正犯难时,当时中铁一局市政环保公司兰州分公司的项目经理吴璨共,大胆提出采用顶管施工法,让天然气穿越黄河河底。
吴璨共的方案得到了兰州市政府的赞赏,他所在的公司也当仁不让地接过了“黄河第一顶”的标书。几个月后,吴璨共率领施工队在金港城将天然气管网铺设到了黄河以北,使数十万居民受益。工程完工引来业界赞叹,吴璨共说:“黄河桀骜不驯,河底的地质情况更是险象环生,但是没有我们啃不了的"硬骨头"。”
10年后,由于用气量增加,兰州需要建设第二条穿越黄河的天然气管道。作为中铁一局市政环保公司兰州分公司总经理,吴璨共带着队伍再次站到了黄河岸边,兰州天然气“黄河第二顶”的项目,又将在这批现代“土行孙”手中完成。
“吴总一天十几个电话询问工程进度,没事就到工地现场指导施工。”施工人员说,从8月19日开挖以来,吴璨共的心就拴到了工地,每一方混凝土、每一根钢筋,只有自己摸过了看过了才放心。
“天然气的顶管施工比起其它工程,在工程质量和工程精度上,有更严格的要求,要做到毫厘不差。”余建设如此介绍道。他是中铁一局的老职工,家在陕西咸阳,现在负责顶管施工的制井、沉井和顶管。
他领着记者走进施工现场,拍着面前正在“编织”的钢筋网格说:“这是第二节沉井,浇筑混凝土后就把它水平垂直着沉到底下去,不能有一度的偏差,否则工程就不能算合格。”
2002年完成“黄河第一顶”时,余建设就是施工的“土行孙”之一。他回忆当年横穿黄河河底成功后,他每天都要在河底走几遍,“虽然河面水流汹涌,但河底下却是另一番世界,安静极了,没有一点声音。”
福建莆田人吴清林,是劳务队队长,在兰州干了6年多。对这个“黄河第二顶”工程,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或是大江大河的底下顶管施工,可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天南海北的工人走到一个工地,一起施工、一起努力,一家人不分彼此,这是人与人的和谐,人和事兴,才能做出精品工程。”(本报兰州9月10日电 )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