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郜蓉通讯员张庆丽)昨日,记者从太原市市政总公司获悉,经过多方努力,大同路污水管线施工中首次使用了一项新工艺,成功将北中环桥排水管线经大同路接入新建路主管线,减少了路面的大面积开挖,又缩短工期。我市对大同路污水管线实施改造,修建范围是从森园南街至胜利街,全长近800米。改造后,污水管线的管径全部更换为1.2米宽的主管线,排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施工中,工程人员发现大同路沿线地质环境较差,流沙严重,水位较高,施工空间狭小,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如果没有任何支护措施,而直接采用传统工艺施工,容易破坏地基,还极有可能破坏其他管线及邻近建筑,且施工时间长,对城市交通影响大。针对上述情况,负责此项工程的市政工程总公司第三工程公司积极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并邀请专家论证,最终决定选用树根桩外侧旋喷桩支护的新工艺,作为顶管施工的保护措施。前期准备工作中,施工人员用直径40厘米的树根桩作为管线周边的支护井,然后在树根桩井的四周用高压注浆混凝土,并增加钢筋作为支撑,不仅增强了地基的粘聚力,而且增加了地下土壤抗侧向移动的能力。该工艺在我市属于首次使用。坚强的支护措施为下一步的顶管施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顶管施工开始后,项目部还聘请了上海专业的物探公司,采用先进的物探设备(玛拉地质雷达测量仪)探明该工程全路段地下管线位置、走向及深度,并进行精确测量,合理确定了顶管推进的通道。顶管过程中,为防止路面沉陷,确保地上、地下构筑物不受影响,在树根桩外侧每4米距离处放一根注浆管,并及时对管体四周的缝隙填充水泥浆,使其密实坚固。而且,为了机头顶进安全,工程人员采取了机头加固措施,机头进洞时将机头与后面的五节管线用拉杆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使机头沿着导轨方向顺利顶进。在全线近800米的顶进过程中,管线顺利通过了流沙层、土体松软的河道等,而且没有对地基以及地上建筑物造成破坏。经过近四个月的昼夜奋战,到本月初,近800米长的顶管全线顺利贯通,为今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管线的顶管施工积累了更多的好经验。
来源: 太原新闻网-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