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车辆人流正常穿行;地下,直径1米的巨大管道悄悄顶进。目前在忻州城区云中路改造污水管线施工中采用的这种国内比较先进的“顶管”施工方式,“神奇”之处不禁让人想到《封神榜》中那位擅长土遁、来去自由的“土行孙”!
在今年忻州城区云中路改造工程中,顶管施工被首次大范围采用。但很多市民并不了解顶管施工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项技术的最大优势在哪里?
带着好奇和疑问,记者来到了云中路改造工程雁门大道—九源街项目部。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现场组织施工的山西诚信市政建设有限公司顶管技术负责人范伟。他告诉记者,顶管作业通俗地说,就是在管线施工区域每隔百米挖出作业井,然后在井下从这头向另一头把管道顶进去,一个井一个井地往过穿。不过不是直接往土里顶,而是通过泥水平衡掘进机(俗称顶管机)先在前面钻洞,一边钻一边把管道顶进去。钻洞所产生的泥土,则通过一个和机头相连的高压水管往里输水,把土变成泥水,通过排泥管把泥水抽到地面上运走。顶管机钻到哪里,管道就铺到哪里。工作原理和修隧道、地铁使用的大型构盾机一样,只不过个头小了点。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路边每隔100米左右就建有一口直径6米的沉井,沉井距地面4米多深的地方,直径1米的巨大水泥管伸向另一个沉井,管中伸出2根泥水管连到井外的液压泵,再伸向不远的沉淀池。随着泥水管上的泥水分离器嗡嗡作响,在地面下4米多深的地方,顶管机正在向前掘进。据范伟介绍,在他们工地上,总共有3台顶管机,每套设备价值近百万,自10月份进场开始施工以来,全部是24小时连续工作。在正常情况下,一台顶管机每天可掘进40米,算下来效率可不低。与传统管线铺设采用的开挖施工不同,顶管不需要大面积开挖,占用施工面小,对周边建筑、交通影响小,特别适合在传统开挖施工最为头疼的大深度、流沙层、地下高水位等地质条件下施工,而云中路改造位于城市建成区内,道路红线外建筑林立,留给污水管道施工的空间很有限,再加上道路平均下挖3米就出现了地下水,给常规开挖施工带来很大困难,而这正是顶管施工一显身手的大舞台。
经过市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指挥部科学勘测研究,决定在污水管埋设上大规模使用“顶管作业”这一国内地下管网施工的先进技术。
不过顶管施工也不是包治百病,复杂的地下情况,特别是土壤里夹杂了比较大的石块等坚硬东西,顶管机前的特种钢刀盘啃起来也是很费劲的。对云中路改造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这里复杂的地下条件。为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充分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拼搏精神,倒排工期,交叉作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云中路全线总计6公里多的顶管施工按照进度要求稳步推进,预计12月下旬将全部完成铺设施工。
云中路下的污水管铺设完成后,将成为城区东部的一条排污干道,与并行的巨大雨水箱涵共同作用彻底解决城区东部的排污排水问题,这对改善该区域乃至市区的环境污染起到极大作用。所以说,“土行孙”在云中路改造过程中功不可没。
来源:地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