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建设科学人性化的“地下城”

发布人:朱文鉴 2013-05-14

在我市旧城改造“一年大变样”进行得如火如荼阶段,当许多市民把注意力集中到路面的改善时,亦有不少人关注地下管网的建设。地下管网,这个平时看不见的区域,却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

    据资料显示,我国许多城市在最初规划地下管网系统工程时因缺少经济基础,大多按照“省钱”的办法来规划,没有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导致道路像“拉链”一样被反复挖了填、填了又挖。不但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破坏城市道路整洁美观,同时也容易引发一些事故。

    内江的城市道路何时可以告别“开膛破肚”,内江的城市上空何时不再被“蜘蛛网”遮挡,暴雨天造成的城市内涝能否根治?我市正在进行的旧城改造地下管网建设,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近日,记者走进东桐路、大千路、汉安大道等几条城市主干道改造工地,现场探寻答案……

    据市住建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有建成区道路面积462.27万平方米,高中压燃气管道320多公里,全市共有路灯13289盏,管径DN100以上的供水管道267公里,各类通讯管线约1080公里,供电线路约200公里。

    市住建局规划建设科科长朱宇介绍,随着内江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每年新建、改建的各类管线不断延伸,城市地下管网日益蔓延交错,但其归属不同专业管线单位,各自建设,各自管理,导致“拉链式”开挖及挖断管线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妨碍市民出行,且因停水、断电或通讯、网络中断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此外,地下管线的分头审批、分头建设、分头管理,造成审批乱、建设乱、管理乱,管线综合信息滞后。

    “这次启动大规模旧改工程,就是要在系统科学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一次性解决地下管网的各类问题,从根本上杜绝‘拉链式’开挖。”

    通过竞标,广州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操刀实施我市几大旧改项目的地下管网设计。翻开厚厚的一摞施工设计图,朱宇介绍说,广州市在市政工程建设方面具有很多先进经验,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的市政工程系统经受了严格考验,其地下管网的设计思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朱宇说:“一是道路改建时,管线工程与城市道路及周边建设项目统一规划,一次建设到位,减少道路重复开挖和管线多次建设。汉安大道、西林大道等改造工程,就采取了这种做法,所有地下管线统一进行了预埋。二是建设综合管沟,将市政、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中敷设,设置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三是已经着手建设城市规划三维管网辅助系统,建立责权利明晰的地下管线信息资源共享和集约机制,实现地下管线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服务城市长远发展。”

    东桐路:

    加大排水能力

    “城市看海”将成过去

    挖土、找管、埋管……5月9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在东兴区东桐路看到,市政工人正干得热火朝天。东桐路隐蔽工程负责人周荣华告诉记者,由于地下管网线路复杂,市政工人无法知根摸底,操作时必须小心翼翼。

    周荣华说,东桐路的排水系统改造,主要是解决暴雨期间雨水滞留问题。他说,东桐路的排污管道没有问题,考虑到污水排量逐渐增大,增加了污水截流干管;雨水管道排水不畅,每年暴雨季节沿河一带雨水滞留,给行人和道路交通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让暴雨季节沿线雨水进河,从东桐路到新坝大桥一带将增加许多支沟,有利于快速排水。

    目前,东桐路的排水系统已具雏形,争取在本月20号左右,整个管网工程全部竣工。

    大千路:

    疏通老的排水管道

    增加1000米雨水排水管道

    在大千路上,记者看到,此处管网改造工程已经结束。在靠近人行道位置,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个标有“雨水”或是“污水”字样的高分子材料井盖。

    大千路改造建设项目负责人邹宁介绍,大千路的管网改造主要有排水管道改造和水电管线埋设。由于之前的排水系统有问题,在管道改造过程中,开展了排水系统的综合治理工作,对老的排水管道进行了疏通,将大千路上的过街排水管道连接起来,新增加了1000米的排水管道。同时在管网改造过程中,还对水、电、气的主线、支线等分段进行了检查,做到了管网入地。

    目前,大千路的管网改造工作已经结束。

    汉安大道:

    首次大规模顶管作业

    百姓出行、交通畅通两不误

    5月9日下午,记者在汉安大道看到,管网改造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

    负责汉安大道管网改造的项目负责人周经理介绍,汉安大道的管网改造主要是污雨水管道改造和强电管线入地工作,全长共4.62千米。目前,汉安大道南侧的污雨水管道改造施工完毕,已经通过验收,北面有局部地方仍在改造中;强电入地工作基本完成。

    周经理说,汉安大道的管网改造主要采用顶管作业。顶管法施工即城市道路非开挖工程技术,它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后,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

    据了解,这是我市首次大规模的采用顶管作业。由于顶管作业可以不用开挖路面,在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且不影响交通、不破坏环境。

    据悉,由于只能半幅施工,又不能影响高考,整个汉安大道管网改造工程将在今年9月全部竣工。

    未来地下城:

    建设有生命力的“智慧内江”

    “一座现代化的人居城市,应该是有智慧的。”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目前,相关部门已经着手,预计用三年时间,完成50平方公里的城市数字地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这套系统将有利于设施日常管理、维护、检修;有利于协调各类地下工程的行政审批,节约大量财力物力,为实施城市管理发挥决策参考作用。

    据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建设数字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两步:一是基础测绘地理数据采集,即把所有的地下管网和地上公共设施按比例标注,并收集高分辨率影像;二是根据这些数据建立精准的三维模型库,并作详细信息注释。

    这套系统建成后,将主要应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地下管线设施管理和园林绿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以详细到每一颗行道树,鼠标一点,就可以查看到该树位置、状态以及管护养护周期等信息。而如果有新建的小区需要接入通讯电缆,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具体接入位置,避免了盲目施工,杜绝了重复开挖。”

    同时,该系统的建设将为“智慧内江”提供基础数据和功能支撑,“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公安”也将在此基础上得以加快建设。

来源: 内江日报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非开挖技术信息网》,转载必须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并注明来源。转载作品与网友言论 不代表非《开挖技术信息网》观点。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上海科熙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
技术支持:上海攸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