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北京首环大尺寸盾构管片下线

发布人:朱文鉴 2015-11-11
报集团记者 肖丹

    地铁列车在隧道里穿行,将人们送往不同目的地。圆环状的盾构管片如同地铁隧道的“骨架”一样,默默而坚定地提供着支撑。昨日,北京首环直径6.4米地铁管片正式下线,它将用于建设中的16号线,让这条地铁新线的隧道空间明显增大,便于开行8节编组的大容量A型列车。

    盾构隧道直径增加0.4米

    “起吊!”昨天上午,北京建工新材构件公司生产车间内,随着指挥者一声令下,3号天车缓缓启动,将北京首环直径6.4米的地铁管片吊起放到运输车上。接下来的5个月,将有近3000环直径6.4米的管片从这里生产出来,运送到建设中的北京地铁16号线。

    在地铁施工中,巨大的盾构机每向前推进两米,就会铺设一环管片,每一环由六片拼装而成,牢牢支撑起地铁列车穿行的安全空间。以往,北京地铁使用的都是外径为6米的管片,6.4米管片在地铁16号线上是首次使用。使用新管片之后,地铁盾构区间结构内径将由5.4米调整至5.8米,重量也由16吨增加到17吨。

    内径“增肥”0.4米后,可以为盾构区间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为应对后期运营过程中的偶然事件以及周围环境改变的影响提供条件,确保隧道使用年限达到100年。据了解,此前本市的各条地铁线路主要为B型列车,而地铁16号线首次采用8A编组,即8节车厢、A型列车。从宽度上看,A型列车宽3.1米,比B型列车宽20厘米;长度方面,A型列车长21米,也比B型车长2米,地铁管片“增肥”可以为更宽、更长的8A编组列车留出足够的运行空间。此外,大尺寸隧道还可以为地铁设置疏散平台留出空间,有利于突发情况下的应急疏散和抢险救援。

    成品检测误差不超0.6毫米

    生产车间里,还冒着热气的管片“出锅”了。“这个比较重要的关键工序叫蒸养,确实有点像蒸馒头,需要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蒸6个小时左右。”北京建工新材构件公司经理齐长勇告诉记者,每环管片“诞生”之前都需要经历20多道工序,历时8个多小时。

    作为北京首个中标6.4米地铁管片生产任务的厂家,北京建工新材构件公司将在5个月内生产近3000环,用于地铁16号线09标段,即西苑站到万泉河站区间。公司为此投入1000多万元定制了12套6.4米管片模具,并对空压机、汽路、夹具等设备进行了相应改造,对钢筋控制、预埋件安装、振捣等工艺也进行了细化改进,将模具的尺寸精度控制在0.3毫米以内,钢筋笼的骨架定位误差控制在正负3毫米,成品检测误差要求不超过0.6毫米,比产品规范要求更高、更严。

    每环管片都有“身份证”

    “我们还成立了盾构工艺创新工作室,进行6.4米地铁管片技术攻关。”齐长勇说,工作室由一位经验丰富的顾问和五名不超过30岁的年轻成员组成,他们将模具的振动器从两个增加到三个,并呈蛇形排列。“原来是两个,一前一后,调整为三个可以使混凝土的振捣更密实、更均匀,同时减少了振捣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工作室还提出在每块管片脱模时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脱模剂,确保管片表面更加光滑美观。

    这里生产的每环6.4米管片都要经过严格检测,不仅尺寸精准、棱角分明,还要求表面光滑、颜色均匀,真正达到外秀内坚,然后才会运送到地铁工地上。齐长勇指着刻在管片上的北京建工集团LOGO和生产日期说:“看,我们的每环6.4米管片都有‘身份证’,确保每一环都可追溯。”

来源:北京日报

凡本网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非开挖技术信息网》,转载必须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并注明来源。转载作品与网友言论 不代表非《开挖技术信息网》观点。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上海科熙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
技术支持:上海攸攸网络